中美贸易战打响 本土半导体产业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8-05-24


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来自中国的总价值约6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此项行动的根据是前期301调查的结果.特朗普也在签字生效后表态“这仅是一个开始。”


明面上,特朗普剑指对华贸易逆差,但更深层次地看,此次借由301调查所发起的贸易战并不是为了贸易本身,其真实目的是限制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阻止“中国制造2025”的进程。据近日消息,美国正计划动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限制中国投资5G通信及半导体等产业,更使其意图进一步彰显。


可想而知,对中国半导体产业来说,靠国际收购取得技术将更艰难,不仅如此,国际企业与本土厂商的对接合作也很有可能受到干预。因此,中国半导体产业要想做大做强,最后的王道还得看自主研发。


海外并购:愈加艰难


长期以来,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抱有高度警惕,时刻准备利用手中的监管权力阻止中资企业收购美国科技公司或与美国相关的他国科技企业。尽管美国政府两党轮流执政,施政方略各有所别,但在严防死守中国这一点上却是高度一致。


在奥巴马执政末期,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否决了中资企业收购德国芯片公司爱思强(AIXTRON)的交易。同一时间段内,中资基金收购德国硅晶圆供应商Siltronic也宣告失败。及至特朗普上台,监管更加严厉,中资对外收购也愈加艰难。


去年2月,中资基金收购美国半导体测试设备商Xcerra被CFIUS“狙击”应声失败;去年9月,特朗普阻止了中资基金Canyon Bridge对美国FPGA芯片企业莱迪思Lattice)的收购。此类案例,不一而足,究其原因,皆在于美国对中国一贯的打压与封锁的战略。


今年美国再一次举起“301调查”的大棒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其重点在于维护知识产权、限制重要技术外流,因此中资的海外并购将愈加艰难。


不过,面对美国来势汹汹的打击,中国方面并非无可作为。中国掌握着当前部分重要并购案的通过权,例如贝恩资本收购东芝闪存、高通收购恩智浦等,对此中国可采取合理策略拖延进程,使当事企业的扩张步伐放缓。另外,对高通、英特尔等构成垄断的巨头企业,还应加大查处力度,为国内半导体市场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以上的反制措施,固然是对美国制裁的见招拆招,但对中国来说,真正的意义在于切实为本土高科技企业创造发展空间,尽可能提替代外来的技术,实现真正的自给自足。


芯片制造:必须倚靠自主研发


芯片科技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核心,但在诸多关键领域,芯片的国产化偏低,长期依赖进口。在中资企业海外收购受到封锁的情况下,技术引进日趋艰难,因此日后自主研发也越来越重要。


2014年大基金成立,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引入了市场化投资的模式,诸多本土厂商受惠于此,在特定领域达到一定自给水平。通信基带方面,华为海思紫光旗下的展讯通信最富前景,而前者的技术更可与高通等巨头抗衡。不过,这一领域内部尚有国际大厂高通和英特尔横亘在前,在当前5G商用化的前夜,通信领域的纷争将迅速复杂化、激烈化。因此,本土通信企业的当务之急首先是维护本土市场,还要向印度、东南亚等地创造更多份额。


相比通信芯片尚可一战的局面,本土芯片在其余领域的自给能力相对较弱。首先,在高制程半导体方面,其核心技术依旧掌握在英特尔台积电三星等国际大厂手中,本土企业在这方面落后很多。究其原因,起步晚和外界封锁是很重要的因素。


具体看,中国发展高端半导体技术所需的设备和技术均属于禁运之列,特别是进入10 nm以内制程所需的EUV光刻机,就更是西方国家保护的重中之重。前期,曾有ASML澄清EUV设备可以出口到中国,但随着贸易战打响,此类设备很可能将面临更严峻的管控,本土芯片制造业发展高制程的难度将有所增大。


当前,本土芯片产业虽然较弱,但也取得一些成就。据报道,厦门联芯于2月底成功试产28 nm HKMG工艺,良率达到98%,确实可喜可贺。28 nm HKMG属于较为先进的成熟工艺,正式量产后,可吸引到一些国际大厂的车用芯片订单。


存储业:门槛最高 反超最难


在国家半导体自给的大战略中,存储芯片的重要地位不言自明,然而存储芯片也正是诸多半导体中是门槛最高、最难实现突破的领域。内存方面,主要是韩系厂商三星SK海力士长期制霸,作为后起的本土厂商,诸如紫光、福建晋华等造出先进制程的产品难度较大,只能先从低制程的PC内存等产品一步步向高制程内存推进。


当前,国际大厂的成熟产品是64层堆叠的闪存,并朝96层发起冲击,而本土厂商却只有32层堆叠的水平,可以说追赶的路途任重道远。其实,闪存在进入3D堆叠阶段后,NAND的开发难度与日陡增,包括三星东芝等在内的国际大厂在2D转进3D的过程中也历经阵痛,而眼下这样的现实也摆在以长江存储为代表的本土NAND厂商面前。


近日,三星一位高管直言完全不担心来自于中国存储企业的竞争,其原因皆在于存储器领域的高门槛和技术壁垒。尽管此言颇有挑衅意味,但也不得不承认本土存储芯片水平落后现实。贸易战的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封锁不断加强,本土企业要想实现突破唯有靠自主研发。


应对:牢牢把握住半导体“世界市场”的优势地位


尽管特朗普为限制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而启动“301调查”继而发动贸易战,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诸多国际半导体企业都愈发依赖中国市场带来的营收。据统计,现阶段高通美光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超过50%,德仪则超过40%,而赛灵思、英特尔等这一数据也超过20%。


由于上述大厂已扎根中国市场,所以本土半导体产业便有条件与之展开合作,共逐利润。而在本土企业“合纵连横”的进程中,具有代表意义的首先是紫光的一系列手笔。


手机芯片方面,紫光旗下的展讯英特尔早已建立合作,可采用后者的处理器架构开发芯片产品。目前,展讯手机芯片在印度、拉美等新兴市场均取得重要份额。在存储器方面,紫光现与英特尔达成协议,计划在2018、2019年采购来自英特尔的3D NAND芯片,这批货将以英特尔的大连12寸厂为主。由此,紫光不必非要等待旗下长江存储做出成果,便可践行“从芯到云”的大战略。


英特尔在移动时代失势,因而希望借助本土供应商撬动巨大的中国市场,而紫光就此与英特尔手机芯片存储器两大领域与之建立联系,为双方都创造了利益,同时也是中美贸易之际所抢下的重要成果。


特朗普急于缩小对华贸易逆差,现正计划敦促中国多购买美国芯片,但与此同时,也频出手阻止中资海外并购,此举意在将中国变成半导体“世界市场”。在此背景下,本土厂商自主研发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现阶段,中国已取得诸多成就,但各方面离国际先进水平还差很多,因此持续不断砥砺前行,坚定自主研发的道路才是根本。